2024 年5月9日,“2024第二届脑功能评估与无创神经调控高峰论坛——孤独症谱系障碍经颅磁刺激治疗专家共识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理与精神健康教育委员会承办,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李涛教授在研讨会欢迎致辞中表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TMS专家共识十分必要,感谢参与专家的支持和贡献。
深圳市康宁医院精神康复科主任曾玲芸作为此次的专家共识研讨会议的主持人,介绍各位参会专家并为分享的课程及专家共识做出了精彩总结。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徐开寿教授在线上为我们带来了《ASD不同临床症候群的非药物治疗干预策略》,授课聚焦于ASD在中国6-12岁儿童中的患病率为0.7%,表现为社交沟通/互动障碍和重复/受限的行为模式等核心症状,同时可能伴随运动、智力、睡眠、喂养等非核心症状及共患障碍。
ASD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疾病统计手册第5版(DSM-5),ASD行为模式核心症状分三个等级。该疾病的循证干预方法很多,有些在患儿很小就能开始,有的则要等3岁以后。
经颅磁刺激(TMS)在治疗儿童中的应用,已有国际和国内专家共识,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治疗方案主要围绕双侧DLPFC(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展开,可结合双侧治疗。但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探索TMS治疗ASD的参数设置,以优化治疗效果。
最后,徐教授阐述了无创性脑刺激技术(如TMS)在治疗前的准备流程,包括了解患儿病史、精准评估患儿的临床功能和功能障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施刺激治疗以及治疗后的效果评估。这一流程确保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ASD儿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非药物治疗选择。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邓伟教授带来《当前政策形式下ASD经颅磁刺激治疗现状》。他指出,国内ASD的整体患病率已超过1.7%,这一趋势使得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邓伟教授详细解析了经颅磁刺激治疗中多个关键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包括线圈特点、位点选择、能量输出、频率设置、治疗间隔以及脉冲数等。在TMS治疗模式方面,邓伟教授介绍了单脉冲刺激和成对脉冲刺激在检测皮层兴奋性中的应用,以及rTMS和TBS模式在治疗ASD中的应用。邓伟教授进一步分析了TMS治疗的地区分布,指出经颅磁刺激的设备数量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先进医疗技术的投入有关。
同时,他也提出了关于儿童治疗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儿童与成人头尺寸的差异是否需要儿童专用线圈拍等。在安全性方面,邓伟教授特别提醒,对于囟门未闭的患儿和脑瘫患儿,MEP(运动诱发电位)检测仅凭目测可能不够准确,需要结合脑电等更先进的检测手段。
最后,邓伟教授指出,政府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重视为ASD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机会和希望。同时,他也呼吁医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继续关注ASD患者的治疗需求,推动专家共识的早日出台,促进更多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南京市儿童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华东师范大学等20余家医院精神心理科、儿童心理科、儿童康复科、儿童保健科,以及方法学专家、司法鉴定专家等参与研讨。
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经颅磁刺激专家共识初稿,现场与线上各位专家围绕独孤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共患病的评估、TMS治疗在ASD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最佳实践、个体差异、伦理和法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以达成共识并推动TMS治疗在ASD患者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现场专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