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抑郁症,脑卒中或脑卒中引起的各类功能障碍,改善抑郁症状,促进脑功能康复。
为了进一步普及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上海市医学会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专科分会多位专家共同编写了《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上海专家共识》,并于2022年发表于《上海医学》第45卷第2期。
该共识从rTMS原理、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规范、不良反应及处理建议、rTMS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临床研究新进展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和介绍。
以下为该专家共识的主要观点:
1、适应症及推荐方案
rTMS临床治疗适应症包括:抑郁症、脑卒中或脑卒中引起的各类功能障碍。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给出相应的推荐级别(A为肯定有效,B为很可能有效,C为可能有效),总结的推荐治疗方案如下表:
表1:rTMS适应症及推荐治疗方案
巩固期患者的治疗可持续3个月,每周2或3次,再过渡至终止rTMS治疗。
慢性期推荐每天1次,每周3-5次的治疗方案。
rTMS禁忌症主要为:刺激线圈或受刺激头皮附近存在金属异物,如颅内金属植入物、人工耳蜗、内置脉冲发生器(脑起搏器、心脏起搏器)等。在这种情形下,rTMS容易导致内置脉冲发生器出现工作故障。
治疗室需配备供氧及监护设备、抢救设备和药品、通讯工具,以及紫外线照射消毒装置;
④医技人员上岗前须接受rTMS理论和操作培训,内容包括rTMS治疗操作、运动阈值测定、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置等。
①治疗前知情同意和评估
表2:rTMS治疗安全风险评估
连续治疗超过2周、治疗药物的种类及剂量有明显调整,或存在其他可能影响皮质兴奋性的情况时,应重新检测患者RMT,并相应调整治疗强度。
③治疗靶点的定位:可采用“5cm法则”、脑电10-20系统或定位帽为参考,还可借助影像学导航系统。
④治疗后评估与记录:包括医师的诊断、患者的病史及评估量表、治疗记录等。
为降低rTMS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推荐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保证TMS安全性,考虑伦理和应用指南建议的安全刺激参数范围内选择rTMS治疗方案。rTMS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意见见下表。
表3:rTMS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意见
治疗过程中,rTMS操作人员须持续观察是否有影响rTMS治疗安全的情况发生,如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建议立即中止rTMS治疗。
1、儿童
需特别注意与神经发育相关的因素,如皮质兴奋性的成熟、囟门闭合和外耳道的发育情况等。
磁场强度随距离增加迅速衰减,对处在妊娠期的患者和操作人员,需距离工作中的线圈≥60cm。除急需做出重要诊断,应避免对孕妇的腰部进行相关刺激。
随着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开展,rTMS除在治疗抑郁症和脑卒中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外,截至2021年,rTMS中的深部经颅磁刺激(DTMS)治疗强迫症和戒烟均已获美国FDA许可。
1、强迫症可采用深部线圈以高频20Hz作用于患者的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前扣带回;
2、戒烟可采用深部线圈,以高频10Hz模式作用于患者的双侧前额叶皮层和脑岛;
3、rTMS可改善轻度认知障碍rTMS治疗联合认知训练可改善认知功能;
4、rTMS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高频rTMS干预右侧DLPFC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参考文献:
唐莺莹,吴毅,王继军.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上海专家共识[J].上海医学,2022,45(02):65-70.
以上内容由依瑞德集团医学中心翻译整理,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