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S改善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用多少Hz更有效?

  • 发布日期:2022-08-30
  • 阅读量:364
  • 来源:依瑞德集团

经颅磁刺激(TMS)作为一种无痛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近十年应用发展迅速。尤其是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TMS的治疗模式之一,作用于大脑,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治疗。


随着应用的深入,不少研究者发现,rTMS不但可以作用于大脑治疗疾病,还可以通过刺激外周神经,产生很好的治疗效应,因为不存在“磁场经颅”这个过程,这种扩展应用被称之为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


2022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研究团队,利用依瑞德经颅磁刺激仪,研究了不同频率的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的疗效影响,结果发现:20Hz比5Hz的磁刺激改善脊髓损伤后尿失禁更有效。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45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Hz组(采用5Hz频率FMS治疗)、20Hz组采用20Hz频率FMS治疗和假刺激组,每组15例,最终5Hz组中有1例因患者退出,共44例完成本研究。


3组患者均在常规膀胱功能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不同频率下刺激S3神经根的FMS治疗。


其中5Hz组给予频率5Hz的FMS治疗,20Hz组给予频率20Hz的FMS治疗,假刺激组给予与5Hz组相同参数、相同部位的刺激,加用假刺激拍。


FMS刺激骶神经根示意图


每次治疗均为20min,每周5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给予患者膀胱压力容量评定、肌电图检查,并详细记录治疗期间的排尿日记。



二、研究结果


治疗后,5Hz组和20Hz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残余尿量、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排尿次数、平均单次排尿量、H反射潜伏期和波幅、F波潜伏期和引出率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假刺激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5Hz组和20Hz组的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残余尿量、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排尿次数、平均单次排尿量、H反射潜伏期和波幅、F波潜伏期和引出率分别与假刺激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0Hz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日均排尿次数、平均单次排尿量、H反射潜伏期和波幅分别与5Hz组比较,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研究结论


5Hz和20Hz的FMS作用于S3神经根均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且20Hz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5Hz组


该研究还指出:


①使用5Hz刺激S3神经根时,引起膀胱弹性收缩,刺激停止后,抑制作用消失,逼尿肌反弹性收缩,膀胱压力升高,促使患者排尿;


②使用20Hz刺激S3神经根时,主要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刺激停止后,尿道括约肌松弛,逼尿肌收缩,使尿液排出,这可一定程度上证明延迟性反弹性收缩理论的正确性。


本研究中,在残余尿量、日均排尿次数、平均单次排尿量方面20Hz组明显优于5Hz组,这可能是因为刺激停止后,5Hz只引起逼尿肌收缩而对尿道括约肌无影响;


而20Hz在逼尿肌收缩的同时有尿道括约肌松弛现象,这使得逼尿肌与括约肌更协调地利于患者排尿,从而导致20Hz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减少,日均排尿次数增多及单次排尿量增加。



▼ 参考文献

宋晨,李江,韩超,韩婕,杨传美,徐子涵.不同频率功能性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44(1):57-61.


以上内容由依瑞德集团医学中心整理,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转载请注明出处。